fxs_header_sponsor_anchor

新聞

儘管對美中貿易協議抱有希望,英鎊/美元仍然回升

  • 英鎊兌美元反彈至接近1.3300,因美元指數難以延續兩天的反彈。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希望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額外關稅能夠減少。
  • 投資者在等待英國3月份零售銷售數據。

英鎊(GBP)在週四北美時段初步維持在1.3300附近兌美元(USD)。在美元難以延續反彈的情況下,GBP/USD在經過兩天的修正後反彈,美元指數(DXY)面臨在心理關口100.00附近的壓力。

本週早些時候,美元指數強勁反彈,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放棄了解僱美聯儲(Fed)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威脅,並軟化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特朗普在週二澄清,他沒有解僱傑羅姆·鮑威爾的意圖。由於特朗普對美聯儲獨立性的系列口頭攻擊,投資者在過去幾天拋售了美元和美國資產。這導致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元的"避險"地位。

與此同時,減少對美國和中國之間激烈貿易戰的擔憂也提升了美元的需求。週二,特朗普表示"與北京的討論進展順利",並對"他們將達成協議"表示信心。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週三表示,雙方都將減少最近施加的額外關稅,這進一步提振了美中關係緩和的希望。他表示,雙方都認為這些關稅不是"可持續的水平"。

在經濟方面,美國3月份耐用品訂單數據強於預期。製造商收到的耐用品訂單成本以9.2%的強勁速度增長,而預期為2%,2月份的增幅為0.9%。運營成本的增加預計將限制美聯儲降低利率的能力。

在北美交易時段,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貝絲·哈馬克建議,中央銀行在調整"貨幣政策"之前需要"耐心"。

每日市場動態摘要:英鎊下跌,英央行貝利警告貿易戰風險

  • 週四,英鎊兌其他貨幣下跌,唯獨對北美貨幣上漲。由於投資者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的關稅可能對英國經濟前景造成影響而變得謹慎,英鎊面臨壓力。
  • 英國央行(BoE)行長安德魯·貝利對經濟增長表示擔憂,並強調需要考慮貿易戰風險。“我們確實必須非常認真地對待增長風險,”貝利在週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期間表示,並補充道:“我們目前正在處理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在兩週內將有利率決策。”路透社報導。在5月份的政策會議上,交易員們越來越有信心英央行將把利率下調25個基點(bps)至4.25%。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英央行在剩餘的年度內將降息三次,並將2025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從之前的1.6%下調至1.1%,因擔憂特朗普的國際政策可能帶來的全球影響,BBC新聞報導。
  • 在經濟方面,投資者將關注將於週五發布的英國3月份零售銷售數據。零售銷售數據是衡量消費者支出的關鍵指標,預計環比下降0.4%,而2月份增長1%。預計消費者支出同比增長1.8%,低於之前發布的2.2%。

英鎊 價格 今日

下表顯示了 英鎊 (GBP) 對所列主要貨幣 今日的變動百分比。 英鎊 對 美元 最強。

USD EUR GBP JPY CAD AUD NZD CHF
USD -0.59% -0.52% -0.71% -0.16% -0.60% -0.70% -0.58%
EUR 0.59% 0.08% -0.13% 0.43% -0.02% -0.11% 0.01%
GBP 0.52% -0.08% -0.17% 0.35% -0.08% -0.19% -0.07%
JPY 0.71% 0.13% 0.17% 0.52% 0.10% -0.04% 0.15%
CAD 0.16% -0.43% -0.35% -0.52% -0.41% -0.54% -0.42%
AUD 0.60% 0.02% 0.08% -0.10% 0.41% -0.10% 0.02%
NZD 0.70% 0.11% 0.19% 0.04% 0.54% 0.10% 0.11%
CHF 0.58% -0.01% 0.07% -0.15% 0.42% -0.02% -0.11%

熱圖顯示了主要貨幣相對於其他貨幣的百分比變化。基礎貨幣從左列中選取,而報價貨幣從頂部行中選取。例如,如果您從左列選擇 英鎊 竝沿著水平線移動到 美元 ,則框中顯示的百分比變化將表示 GBP (基數)/ USD (報價)。

技術分析:英鎊恢復至接近1.3300

英鎊在週三歐洲交易時段恢復至接近1.3300兌美元。該貨幣對的前景依然堅挺,所有短期至長期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均呈上升趨勢。

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在超買後降至接近65.00。這表明在強勁反彈後,該貨幣對出現輕微修正,但上行趨勢依然 intact。

在上方,1.3500的心理關口將是該貨幣對的關鍵阻力位。向下看,4月3日的高點約在1.3200附近將作為主要支撐區域。

美中貿易戰 FAQs

一般來說,貿易戰是由於一方的極端保護主義而引發的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衝突。這意味著貿易壁壘的建立,例如關稅,這會導致反制措施、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國(US)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衝突始於2018年初,當時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聲稱其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和知識產權盜竊。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多種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例如汽車和大豆。 緊張局勢升級,直到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要求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變更,並假裝恢復兩國之間的穩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衝突的焦點轉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接替特朗普就任的總統喬·拜登保持了關稅不變,甚至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徵稅。

唐納德·特朗普作為第47任美國總統重返白宮,引發了兩國之間的新一波緊張局勢。在2024年選舉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一旦重返職位,將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他於2025年1月20日實現了這一承諾。 美中貿易戰將在之前的基礎上重新開始,報復性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支出減少,特別是投資,並直接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脹。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


相關內容

加載中...



版權©2025 FOREXSTREET S.L.版權所有